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即将面世之前,我很荣幸能够作为第一读者首先拜读。虽然在短短的几天当中,只能够粗略地浏览一下书稿,但其中许多内容还是令我感受良多。
作为一部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著作,这本书的问世,为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一点恐怕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之一。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不少涉及心理咨询治疗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类的图书,但是,专门研究特殊儿童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几乎还是空白。如果我们留心搜索一下,在英文的一些学术文献索引中,涉及特殊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训练或辅导的著述还是很多的。非常遗憾的是,在中文图书索引中,除了一些零星的文献之外,系统的学术著作几乎还没有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本书提醒人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很重要的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体现在重视每一个人的价值上,包括那些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了的一群所谓“特殊儿童”,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样需要被关注。其实,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特殊儿童,就是因为存在于他们当中的一些成长问题特别突出以至于他们更需要被小心呵护。
从本书对于特殊儿童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以及所举证的大量研究事实来看,以何侃老师为代表的这个作者团队不仅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有了很好的专业思考,而且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或临床工作经验。这本书对“特殊儿童”的架构做了非常严谨的学术界定,不仅包括了那些存在器官缺陷和发育障碍的儿童,而且也包括了超常儿童以及那些正在经历特殊环境压力的儿童,诸如单亲和重组家庭儿童、留守与流动儿童、流浪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正是因为基于这样一种界定来编写,全书在整体框架上显得更加完整,而且系统全面。不仅如此,书中的一些内容还针对中国特殊儿童的特定情况,譬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展开讨论,虽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但所涉及的复杂系统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开端。
重视并强调预防和整合的理念是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色,作者在充分根据新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梳理和比较了国内外的一些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重视预防教育,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特殊教育中,以及完善和整合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等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意见和建议,这些观点很好地归纳了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普遍强调的预防和整合的理念,提升了全书的学术价值。作者的这种建设性的倡导对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
除了理论观点新颖之外,这本书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特殊儿童中的运用,其中许多方法都是近几年来刚刚被介绍到国内的,包括家庭治疗、游戏治疗和艺术治疗,这些方法应用于儿童问题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也很容易操作。虽然如何才能够把这些方法最好地应用于特殊儿童,很多地方还有待探索,本书对于这些问题也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讨论;但是在缺乏先例的情况下,毕竟这已经开始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完全可以成为实践工作者们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工作基础。
不仅如此,全书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还专门针对各种不同性质的特殊儿童分别专章做了讨论,这样使得读者对于所谓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可以有比较完整的了解,而且,作为一部专业书籍,也能够更加系统地分别加以讨论,使得特殊性的含义一目了然。
何侃老师和她的团队,具有很好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从所著述内容来看,虽然这只是他们的一个初步尝试,其中很多内容还显得不尽周详,但是毋庸置疑,这部书已经开始尝试为我们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领域建立起一个不仅理论上比较规范,而且也能够很好地结合实际的研究工作架构。相信这部著作的问世,对于中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傅 宏)